6月23日,首次亮相A股市场的科创板新股纳微科技()开盘就大涨10倍,截至当日收盘,纳微科技大涨.98%,股价报.81元,盘中换手率超80%,总市值.68亿元。
有中签该股的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,纳微科技来盘首日就净赚4万元。按开盘价计算,每中一签纳微科技的投资者最高可盈利约4.25万元。刷新科创板史上最牛新股记录。
红杉资本、高瓴双双出击
与此同时,其背后的投资机构也赚得盆满钵满。此前,纳微科技曾获得元生创投、华兴新经济基金、药明康德、国投创合、惠每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。其中,元生创投作为纳微科技的最早的投资机构,也是其目前最大的机构股东。
而在这些投资机构中,最为知名的科技、医药投资机构,红杉资本和高瓴创投也在其中。据悉,纳微科技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在年度内收获的第8个医疗健康领域的IPO项目,是高瓴今年的第16家IPO企业。截至发稿,红杉中国医疗成员企业中已有超过35家上市公司。此外,专注于高科技企业投资的高瓴在近期收获了时代天使、科济药业、LyellImmunopharma,CenturyTherapeutics、满帮以及纳微科技6家投企业陆续上市,值得注意的是,这6家企业均为科技创新驱动型公司。
这家高科技企业究竟是何方神圣?
那么,这个首日涨10倍的纳微科技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?
公开资料显示,纳微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纳微米球材料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相关技术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拥有大规模精准制备微球的自主核心专利技术,致力于建设世界领先的纳微米球制备和应用技术平台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公司突破了微球精准制备的技术难题,实现对微球材料粒径、孔径及表面性能的精准调控,成功将产品应用于生物医药、平板显示、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众多领域,打破了国外领先企业长期以来的技术和产品垄断,加快了高性能色谱填料和间隔物微球的国产化速度,推动了国产自主研发产品打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进程。
目前,公司能够提供粒径范围从5纳米到微米的特定大小均匀性微球,主要产品包括色谱填料/层析介质、光电微球和相关配套衍生产品等,广泛应用于医药制造、光电显示、分析检测、体外诊断等众多领域。
据招股书显示,此次纳微科技计划通过IPO募集资金3.65亿元,除少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之外,超过70%的资金将被用于投入到公司研发中心以及海外研发项目的建设上。报告期内,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5.66%(年度)、31、69%(年度)、22.66%(年度)。
近年来,纳微科技经营表现持续向好。数据显示,年至年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.58万元、1.30亿元、2.05亿元,~年复合增长率为57.73%;实现归母净利润.99万元、.61万元、.28万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.69%。
作为一家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,新产品科技研发自然是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。年度、年度和年度,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金额.15万元,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.28%;截至年末,公司共有研发人员人,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30.48%;公司已有17项发明专利形成主营业务收入;年度、年度和年度,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.58万元、1.3亿元和2.05亿元,复合增长率达到57.73%。
结合公司当期经营状况及在手订单情况,公司预计年上半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.42亿元至1.56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81.46%~99.35%;预计年上半年可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万元~万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.46%~.43%;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万元~万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.97%~.07%。
机构